校园视力筛查“异常” ≠ 马上配镜!医生提醒:家长这样做很关键!

8c8057e06045ab4229b6d0bfb59dc5b2.jpg


我院校园视力筛查目前正在进行中,为新区实验小学校、苏州外国语学校等近20所学校约3万名学生提供专业视力检查,近期后台不少家长反应孩子拿回家的《视力告知单》看不懂。



别慌,一文带你解读视力密码



我院视光学科带头人范洁主任提醒:“儿童青少年的视力问题,从来不是‘小毛病’。筛查中发现的视力异常,可能是近视、散光、远视,也可能是斜视、弱视等更需要专业干预的情况。尤其是6-12岁,既是视力发育的‘黄金期’,也是近视防控的‘窗口期’,此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,能有效减缓近视进展速度,避免成年后发展为高度近视,减少眼底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。”


范洁.jpg


01

校园筛查查什么?

视力项目详解


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校的视力筛查到底检查什么,哪种情况应及时带孩子进一步检查。


视力检查——看清世界的第一关

项目

右眼

左眼

裸眼远视力

4.8(0.6)

4.9(0.8)

戴镜视力

4.9(0.8)

5.0(1.0)


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视力标准是什么样的呢?如果您发现孩子的筛查报告显示视力异常,低于下面的视力标准,请一定要重视,应该尽快带孩子到专业眼科机构做进一步检查。

3-4岁儿童

视力0.5(4.7)

5-6岁儿童

视力0.6(4.8)

7岁以上儿童

视力>0.8(4.9)





电脑验光——眼睛的“体检报告”

电脑验光

右眼

球镜(S)

-1.00D

+0.50D

球镜(C)

-0.50D

0.00D

轴向(A)

178

0

戴镜视力

-1.25D

+0.50D


电脑验光可以快速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,对近视、远视、散光进行初步评估。它主要包含以下3个参数:


1、球镜度数(S反映眼睛的近视或远视程度。


负值表示近视,如-1.00D表示100度近视。

正值表示远视,如+0.50D表示50度远视。


2、柱镜度数C)表示散光的度数。


例如,柱镜度数为-0.50D,表示50度散光。


3、轴位(A)指散光的方向,用度数表示,范围在0-180度之间。




02

小小筛查作用大

读懂结果不“抓瞎”


(一)视力结果:低于这个线要注意

视力检查是评估孩子眼睛健康的基础项目,正常视力标准因年龄而异:3-5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.5;6岁及以上为0.7

(二)电脑验光:红绿灯预警


1、球镜度数


负值(近视信号):需进一步检查是否为真性近视。


正值(远视信号):若在年龄正常范围内可观察,若超出范围并伴视力异常,需排查弱视。


2、柱镜度数和轴位
柱镜度数不为零表示存在散光。 散光影响视力则需进一步检查。




03

为什么需要到医院

做进一步检查


很多家长存在一个误区:把“视力筛查”等同于“专业检查”。实际上,校园筛查是“初筛”,就像给视力做“初步体检”,目的是找出可能有问题的孩子,而不能替代医疗机构的“精准诊断”。


筛查时孩子可能因为紧张、疲劳导致结果偏差,也可能存在“假性近视”(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),这些都需要通过医院的散瞳验光、眼轴检查、眼底检查等专业项目来确认。



专业复查:精准诊断,为干预提供依据


散瞳验光

专业机构开展的散瞳验光(静态屈光检查),才是判断近视与否、制定防控方案的科学金标准与校园筛查不同,它通过滴眼药水散瞳,强制睫状肌彻底放松,让眼睛处于“调节静止”状态,从而可精确检测出真实屈光度数,并可有效区分 “假性近视” 与 “真性近视”。

眼轴/曲率监测

定期测量眼轴长度,可以比普通验光更早、更准确地发现近视发展趋势,也能客观评估防控手段(如配戴OK镜、离焦镜等)是否有效,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提供关键依据。

必不可少的视功能检查

视功能检查是评估双眼协同工作能力的系列测试,远超普通验光。它能发现调节、集合、融像等隐藏问题,精准定位视疲劳、近视加快等根源,是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和有效防控近视的关键依据。

范洁主任提醒当收到孩子的“视力异常”报告单时,请务必做好这两步:

1. 放下侥幸心理:不要等待“自行恢复”,也不要依赖偏方,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眼科就诊。

2. 配合专业干预:如果确诊近视,遵医嘱选择科学的矫正方式(如框架眼镜、角膜塑形镜等);如果是弱视、斜视,抓住8岁前的治疗期,通过训练、手术等方式改善,避免影响孩子的立体视功能。



校园筛查是“预警信号”,及时行动,

才是阻断视力问题加重的关键

别让一时的疏忽,成为孩子未来视力健康“遗憾”